万亿逆回购将到期 央行只投放20亿 释放什么信号?
【资料图】
本周(4月3日-4月7日)公开市场将有逾万亿元央行逆回购到期。4月3日,人民银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2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由于当日有2550亿元逆回购到期,净回笼2530亿元。
业内专家表示,后续央行将继续根据流动性供求和市场利率变化,灵活、精准实施调控,防范市场利率大幅波动,继续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2-2027年金融产业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现状趋势预测报告》统计分析显示:
金融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分析
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联合召开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座谈会,抓好近期各项金融政策的落地工作,加大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金融支持,保障物流畅通和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循环。会议指出,要用好用足各项金融政策,主动靠前服务实体经济。
业内人士表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十四五”期间,必须要持续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双向发力,疏通“堵点”“卡点”,为科技创新注入更强金融动力。
3月份,中国银保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简称《通知》)明确了新市民范围。何为新市民?新市民主要是指因本人创业就业、子女上学、投靠子女等原因来到城镇常住,未获得当地户籍或获得当地户籍不满三年的各类群体,包括但不限于进城务工人员、新就业大中专毕业生等,目前约有3亿人。专家表示,做好新市民金融服务,对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具有重大意义。随着竞争日趋激烈,服务新市民成为银行业的新兴业务增长点,尤其对中小银行、消费金融公司而言,更是与大型银行形成错位竞争、互补发展的新赛道。
作为经济融通枢纽,金融业对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随着实现“双碳”目标上升为国家战略,ESG投资已经从“做不做”到了“如何做”的阶段。中国金融业在持续推动绿色融资产品创新,在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碳金融等方面多点开花,多元化发展。但麦肯锡分析指出,中国绿色融资规模在融资总规模中的占比依旧偏低,仅为8%;并且存在收益低、中小企业融资难等挑战,有较大提升空间。
2021年末,我国金融业机构总资产为381.95万亿元,其中,银行业机构总资产为344.76万亿元;证券业机构总资产为12.3万亿元;保险业机构总资产为24.89万亿元。而在10年前的2011年底,我国银行业机构资产总额仅为113.3万亿元。
伴随着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我国金融市场更趋成熟,逐步建立了功能相互补充、交易场所多层次、交易产品多样化的金融市场体系,配置资源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持续增强。
金融产业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展望行业未来发展,业内人士指出,今年消费金融整体向上发展态势没有发生变化,不过,居民对于收入和消费的预期变化会导致消费金融需求的整体增速变缓。此外,消费金融行业有望在新市民服务、乡村振兴、低碳经济等领域迎来新的增长机遇。
中研产业研究院资深研究员对目前国家经济形势的走势以及市场发展趋势和当前行业热点分析,预测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新兴热点、市场空间、技术趋势以及未来发展战略等。行业报告涵盖行业最新数据,市场热点,政策规划,竞争情报,市场前景预测,投资策略等内容。此行业报告是业内企业、相关投资公司及政府部门准确把握行业发展趋势,洞悉行业竞争格局,规避经营和投资风险,制定正确竞争和投资战略决策的重要决策依据之一。
未来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和投资机会在哪?欲了解更多关于行业具体详情。
关键词: